小幽灵创始人 Sleepy: 为什么我们的 TON 小游戏失败了?

作者:sleepy

我们在昨天停止了 OUTA 作为一款 mini game 在 Telegram 的运营。

当然也有 TON 对于生态独占性的要求这一个原因,但今天想聊聊其他的。

做这个决定我们下了很长时间的决心, OUTA 上线至今的收入流水十分微薄,我们距离收回成本相差甚远,远远无法支撑团队的持续开发。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踩过的坑、现状同步以及未来的计划。

我们原本对于 OUTA 抱有很高的期望,在设想中,我们原本希望能通过 OUTA 将我们在做的 Web2 品牌权益等更紧密地与 Web3 结合,并通过记忆碎片的收集发放小幽灵 NFT S2 的白名单,再通过第二代 NFT 拓展更大的 IP 宇宙与产品。

OUTA 原计划是以 PWA 的形式上线在 SOL 和 Base,但是在和一位投资人深入交流过之后,他建议我们立刻转向 TG 生态,说能够快速获得上百万的用户,也很容易拿到融资。我不想去谈我们视角下 TG 生态 用户质量、付费能力等问题,只是想对我们自己的行为决策好好进行一下反思。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快速决策,选择了转向 TG 生态,看似是一个更容易获得用户及融资的方向,但实际上这个决策让我们背离了我们更擅长的事情。

小游戏的收入模式,无论是走游戏内付费还是广告收入,其实都是要做投流买量那一套打法。说得极端一些,会投流的操盘手,无论游戏内容质量如何、社区运营如何,依靠投流机制都能让整个盘子有相对不错的收入流水。然而这恰恰是我们不会做的,也是很难短时间掌握的。

另外,也因为这个转向很突然,导致游戏的工期一拖再拖,适配性也并不是很好。我们本来以为技术方面只会是一个很简单的小调整,但是后续牵扯到了 TG ID 与 MID 的关系、游戏资产通过账户体系读取、登录模块、弹出式页面的处理等问题,既让我们付出了更多的开发成本,也让工期延后了几个月,错过了最热的那段时期。

后来由于赛道热度褪去、数据表现比较差等原因,也没有能够顺利拿到融资。为了生存,我们开始与一些生态沟通 grant 支持,通过我们为他们建设一些产品/社区的方式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

其中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生态/负责人:
有的负责人吹嘘的能给的金额是基金会实际能给到的 10 倍;
有的负责人给我们定的月活指标比他们整个链的月活数据还要高不少;
有的基金会在拖了两个月马上签合同的时候告诉我们基金会一半人都被裁掉所以不能继续推进我们的项目。

由于种种拖延和突发状况,我们的团队也几乎解散,没有能力给他们发工资了。

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和一家公链谈妥了,并且收到了第一笔 Launch Grant,后面在完成一些产品的 Milestone 和 KPI 之后会逐步解锁后续的 grant,具体的情况我们会在晚些和大家同步,到时候还是需要大家多多帮忙。

在乱成一锅粥的创业环境中,我们现在拥有了活下去的机会,苟住、不下牌桌,再慢慢寻找机会,才能在未来解锁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团队在用最轻量化的方式跑着,专注在能创造收入的业务上,而不再想怎么讲一个更大的叙事拉到投资。

我们的下一款休闲游戏预期能够在四月初上线,比最初的预期稍晚了一点,不过也可以接受。尤其是这一次我们长了记性,没有再把游戏发行的任务交给了不专业的自己。
我们目前已经和专业的发行公司沟通好,预计会先用微信小程序的形式做测试,并根据测试对数值等进行调整然后再加大投放,并且寻找更多发行公司合作发行更多平台、 App 版、海外版。

可能和很多人的认知区别比较大的是,游戏发行公司做的并不是收我们的钱来发行游戏,虽然它们有这项「代发」业务。

但是对于高品质的游戏(也就是美术画风好、游戏内容丰富的游戏)他们的发行模式是不收取前置费用,并且承担所有投流成本,给游戏制作方进行利润分成,甚至还会给到收入流水分红和保底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用心做产品的正反馈。

另外,我们也正在准备推进 IP 内容与电商方面的进展。这里面有几个教训。

一个是做哪个行业就要按照哪个行业的方式发展方式推进。

曾经我们对于 IP 内容塑造这方面是缺乏重视的,短期来看虽然能够依靠我们几个人的人脉关系达成一些联名合作,但是内核塑造的缺乏一方面让 IP 本身缺少长期的粉丝积累,也让 IP 授权的商业化变得困难,缺少内核的 IP 本质上和国潮外卖的印花没什么区别。

第二是要卖货一定先解决销售渠道。

CutUp 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反面教材,我们高举高打,把调性拉得很高,但是产品卖不出去。虽然也做过类似音乐演出赞助、明星上身等等尝试,但问题是淘宝店都没有,想买都找不到在哪里买。确实是有一些 Rapper 的粉丝来问过我们这个问题,后来由于信任问题、便捷性问题等还是没有从官网下单。

说到卖货做电商,又不得不提到上文提到的教训,那就是别强行做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而做电商就又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了,而且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所需的电商团队、投放成本仍然是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我们正在与一个专业团队洽谈,他们是专业做电商的,前面一两年时间一直被身边的小幽灵 Holders CX,很喜欢这个 IP,所以希望能拿到小幽灵的授权来开店,销售手办、毛绒玩具等周边商品,既能赚钱又能通过内容+实物商品相结合的方式提升 IP 的认知度。

他们的负责人经验丰富,有信心利用淘系投放的方法论很快速地将店铺提升到类目 Top40,并且结合小幽灵优质的 IP 属性和内容继续向上攀升。

目前我们还在洽谈中,顺利的话会在四月份开始启动这件事情。

另外我们也开始接一些设计外包的工作来创收。我们注意到随着市场进入混乱期,不少项目有 Rebranding、周边设计及制作等设计方面的需求,现在我们也开放接单,如果你的项目有需要的话欢迎随时带着需求和预算私信我。目前我们的设计老师刚刚启动一个项目,新的需求预计能够在两周后启动起来。

我们是一家很小的创业公司,并没有获得任何大机构的支持,这也是我们几个人的首次创业。我们正在摸索道路,并在犯错中逐渐成长。前段时间我们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不过好在业务逐渐丰富起来并且创造了收入能够养活现在的团队,后续还有很多即将落地、值得期待的事情。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现在我也很难说我们在做的还是不是一个 Web3 的项目,我们还是不是一家 Web3 的初创公司,但我希望我们能够乘着九紫离火运踏踏实实做业务,做时间的朋友。

文章链接:http://coinseek.idea2003.cn/kuai/67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